当前位置:首页>当地资讯>晋东南游记:龙门寺

晋东南游记:龙门寺

  • 2021-06-09 01:03:50

  • 昨晚一场雨,快到深夜时停了,不由得让人高兴:明日出游不会太热了,这几天的鲁西北,暑气如蒸,闷热得厉害。整天躲在空调屋里,吹得身体发紧,乔难受。
    果不其然,今早很觉凉爽。太阳出来之后还凉爽不凉爽,管不了了,反正我们今天去凉快地方。五点多集合完毕,越野车生龙活虎,一路向西,一头扎进了邯郸西边的太行山里。
    沿清漳河东南行,右侧石岩壁立,左侧河水淙淙,一边阳刚硬气,一边阴柔缠绵,刚好哩。



    浊漳河


    车抵合漳村西,一块临河路边,我给大家介绍此处形势:清漳河自西北来,浊漳河自我们的西南来,两河在此交汇,然后向东,于馆陶汇入卫河,东北而流,经德州入渤海。现在开始,我们的晋东南之旅进入状态,我带领大家沿浊漳河逆流而上,第一站是龙门寺。
    路过红旗渠青年洞。看电影《红旗渠》,都知道这个地方,这次我们主要是访古,匆匆一瞥而过。有人小声说,看青山绿水间弄一个彩钢的玩意儿,腻歪得慌。
    离开省道,去龙门寺的路不好走。高高下下,路窄仅一车余,坎坷颠簸。今天上午,去往龙门寺的仅有我们一辆车。
    要进入龙门寺,还需要徒步过一石桥,向上走一段石磴路。右侧一巨大石壁,与武夷山之嶂石岩可仿佛。路边有花椒树,一串串花椒,累累垂垂。



    通往龙门寺的台阶石路

    还没见到龙门寺,两棵大树率先映入眼帘。
    “这是什么树?老乡!”大声问远处寺门口高台上蹲着大口吃面条的人。
    “白皮松。”不紧不慢的乡音。
    “什么时候的?”
    “唐朝!”
    抚摸抚摸树皮,光滑如婴儿肌肤。梆梆梆,以掌拍击,坚硬如铁,声闷如哑鼓。
    这样的树,摸着踏实,看着精神,真带劲。



    白皮松


    龙门寺不收门票。与看门人打过招呼后,随便看。
    它有后唐、北宋、金、元、明、清六代的古建。西配殿最早,建于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悬山式,阔三间,进深四椽,殿内无柱,梁枋简洁规整。五代悬山式木构殿宇仅此一例,可为绝唱。
    正面四根柱子,两端的高,中间二根略低,柱与柱之间形成一两头飞翘的曲线,立见灵动。



    西配殿


    大雄宝殿建于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歇山式,阔三间,进深相若,平面近方形,单檐九脊顶,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斗拱与梁架结构一体,殿顶琉璃脊兽,形制古老,色泽纯朴,为元代烧造。
    天王殿构造灵活,梁枋断面互不一致,是金代风格。后殿三间,悬山式,元代形制。东殿为明制,其外墙砖雕非常精美。



    中殿


    在寺左后方,有几间简陋的平房,门口贴着歌颂红太阳和的对联,房顶上插着一面褪色败旧的红旗。

    中殿东山墙上,,看痕迹也是尽力清除过了。殿前两株高大古柏,立于其下,有拔地冲天之势。东边一株已枯死。问寺里的管理员,说是死了四十年了,主席那年死了,它也死了。



    庭中双柏


    各殿内皆供奉新塑佛菩萨像,摆放着功德箱。据说常有僧人来重开道场,为保护文物,皆未允许。
    正是:山寺已无僧侣住,人间又见大神来。




    龙门寺外景


    出寺门,立松下,观四周青山耸峭,涧底清流蜿蜒,碧天白云,画出大块文章,自然丹青。

    返回途中,几人摘花椒数粒,忍不住香气四溢的诱惑,放口中片刻,麻得都直嘶溜舌头。
    恋恋不舍,离开幽静的古寺,开车回到大货车轰轰隆隆疾驰的省道。路边店里,几盘土菜,刀削面吃个热火朝天。之后又在群山中伴着浊漳河出发了。

    这样的旅行,避开喧嚣与酷热,听故事,学知识,长见识,徜徉于山水之间,游心于古今之境,何如?

    用孔子的话是“不亦说乎”,用家乡话叫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