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当地资讯>小时候的年-跟猪相关的好吃的

小时候的年-跟猪相关的好吃的

  • 2022-01-06 05:02:53

  • 我家在县城里,奶奶家在20公里外的小村子。小时候我的年,都是在村子里过的,年味儿从放寒假开始,一直到寒假结束。


    我与杀猪这事儿有关系,大约可以追溯到我2岁的时候,当然那会儿我还是个小朋友,而且是个流着鼻涕虫脸上长着大冻疮。我爸在县城上班,我老妈在学校上课,没时间管我姐和我,所以我姐就是亲奶奶看;我妈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找了个奶奶看着我,奶奶对我视如己出,奶奶家有自己的孙女,比我大十岁,那会儿不知道从哪儿得来的偏方,说是热的猪血能治冻疮,然后每到村子里开始杀猪,奶奶就带我去,然后给我抹一脸的猪血,现在奶奶家的姐姐想起来都觉得抹了一脸猪血的我很搞笑。我是不太敢想,毕竟,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稍大一点了,跟着村子里的娃跑来跑去,杀猪的时候远远的围观,听到猪“吱吱”的惨叫,吓得捂耳朵,待到猪被放血了以后,我们有机会近距离看看。杀猪的地方,永远都有一锅烫烫的开水,用来“汆猪毛”,就是猪死了以后被放在锅里烫一下,然后杀猪匠就用一种比较粗糙的石头把猪毛搞下来--猪毛可以做很多东西,不过这个对我们而言并不重要。我们更觉得这个过程很刺激。想想那会儿我还挺胆儿肥的,毕竟我现在不敢看了。


    我喜欢的是猪水泡(膀胱),把猪水泡拿过来,然后吹上气,用纳鞋底的麻线系了口,就是一个极好的玩具,踢得时候乒乒乓乓,弹性也极好,特别好玩儿,一般奶奶都让我们把猪水泡晾几天再玩儿,要不然搞得哪里都是油腻腻的,特别容易脏衣服。有一回三叔还是四叔着急往猪水泡里吹气,结果没有搞好,猪水泡给反弹回来了催了他一脸的猪尿,可给我叔给骚坏了,说是半天儿脸上都是猪尿骚味儿,给他熏的~


    杀猪的时间一般在腊月十几,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为了保证的到过年的时候有下酒菜,一般连肝是挂在树上挂一段时间,等快到过年了再煮的,连肝包含了猪肺、猪心和猪肝。快过年的时候,天气冷又干,所以不会坏。正常的肝都是颜色深红,泛着一种诱人的光泽;偶尔也有例外,据说有一年我暑假帮奶奶喂猪的时候,喂的泔水太烫了,猪也比较傻,叽里咕噜吃下去,结果内年的连肝的猪肝上有好几个大水泡,水汪汪的看着我,尴尬。我妈有次聊天,说她小时候,也曾经把姥娘(姥姥)家的猪喂出来过大水泡。得,我们娘俩的经历真是如出一辙呀。


    连肝等到了年根儿的时候会煮,刚煮出来的猪肝松糯,入口口感极好,特别香;猪肺也可以吃一吃,口感劲道。等我们解了馋,这些东东就被放起来啦,等到年三十儿或者什么时候,爷爷跟人喝酒的时候端出来切成盘子。就着葱丝儿和酱油醋和成的蘸料,口感也不错。不过我不太喜欢放凉了的猪肝,有的时候干且硬,吃到嘴里且嚼会儿才能咽下去,而且有的时候会有微微的苦味儿。不喜欢不喜欢不喜欢。


    猪血是杀猪的时候放出来的,放在大盆或则大奎子里面,不过我已经忘了怎么搞熟猪血,反正吃的时候就是成块的,在炖白菜的时候,切成块放进去,炖出来的猪血上有点菜的味道和油的温度,夹一块热气腾腾,入口微微有点脆,不如猪肉禁咬,不过可好吃。


    还有煮骨头。一般自己家杀猪,剔的猪骨头并不是很干净,常常有大块大块的肉肉在上面,把骨头泡干净了,然后码进大锅里,从井里刚汲上来的水(后来有自来水了就用自来水管上的水,自来水也是村头的大井里汲上来的,也很干净),在冬天冒着热气腾腾的热气,倒进锅里,加盐,奶奶会提前用纱布或者粗一点的白布缝个小口袋,里面放上茴香角、花椒啥的,好像偶尔有桂皮和香叶,大部分时候是没有的。然后扔到锅里。接下来,就靠给我了,我比较喜欢烧火,拿一两个玉米外面的苞皮,拿根洋火儿(火柴),刺啦一划,划着了,然后放到灶台里,看苞皮烧起来了,再放个苞皮,然后把放玉米棒子,当然,玉米棒子上已经没有玉米了,都是当年的玉米粒被剥下来以后剩下的棒子,这个东西好着,放到灶台里,同时开始拉风匣(feng qia),让风能轻轻的鼓吹到灶台里,玉米棒子要是着了就好说了,然后就放更多的玉米棒子,放很多硬柴火,硬柴火就是树枝之类的,有的时候,不用的枣树树干也拿来烧。梧桐树的树枝不禁烧,而且会冒很多烟出来;枣树的树枝子禁烧,而且烟也小。就这么的,一边添柴一边拉风匣,虽然灶台大,但是也没多会儿水就开了,这会儿奶奶会把锅盖掀开,把浮沫啊什么的撇掉,撇个2-3次以后就不会再有浮沫啦。然后我就可以眯着眼睛烤火,偶尔添个柴什么的。可能一个多小时吧,奶奶会喊,不烧啦不烧啦,可以啦,然后揭盖儿,把骨头捞到奎子里。直接上手吃就成,不是我吹牛,我一口气就能吃一根肋骨,不过吃完以后,我基本上吃不下其他的骨头了,因为实在是太肥美(油腻)了,作为一个小豆丁,我也的确吃不了许多。过年期间骨头的分量就这样被我吃完啦,随后的几天里,我会偶尔吃一下拆骨肉,但是吃不太多。嗯,我叔叔和姑姑都比较能吃,我清楚的记得有次我和我姑去照顾我的奶奶家玩儿,正好奶奶家煮熟了骨头,我看着我姑姑拿了一个巨大的骨头啃,不一会儿就啃完啦~那会儿就奠定了姑姑在我心中的地位和重量~惹不起惹不起惹不起。


    猪头一般也是这样煮,不过煮的时间更讲究,需要刚刚煮熟就好,煮时间长了,猪肉烂在锅里了,吃起来发腻。猪头肉火候刚刚好,就是筷子可以扎进去的时候,然后捞出来晾晾,那会儿肉就变得很脆,不油腻,蘸着葱花酱油和醋的料,吃着口感刚刚好。我四叔是极爱吃这个的,据四婶婶说我四叔可以拿着刀切猪头肉,一顿吃半拉猪头的。牛~我四叔是个幸福的吃货~


    关于猪大肠,一般是煮熟了备着,等熬老白菜的时候,切了放里边儿,吃饭的时候吃到一个,有嚼头又没油,一种裹着菜香的味道直接在嘴里爆开,巨香巨好吃啊。。。所以每到熬老白菜的时候,大家都瞪着眼儿挑大肠吃(肠子 ke la)。


    最重要的是猪肉的做法,所以要放到最后面讲。猪肉剔完骨头以后,基本上就是红肉白肉肉皮了。先把猪肉切成10公分宽的长条,泡在水桶或者大盆里,泡个一天一夜的,待到肉皮泡的展了,白白嫩嫩的,然后用刀子在肉皮上刮,把肉皮上的脏东西都刮掉,这个比较费时间,大概得花几个小时,刮掉的脏东西我爸就蹭到报纸上,最后我会拎着一坨湿哒哒脏兮兮的报纸扔出去。刮干净之后切成10*10的肉块(老家叫肉瓜)。再洗洗干净就可以码在锅里煮了。奶奶家一般要煮一大锅,小孩儿是不爱吃这种肉瓜的,因为肉厚,就不太入味儿。煮好了之后呢,照例是要晾晾的,晾到表皮的水气没了,肉的表层有层诱人的肉干巴以后,就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了,就是油炸,炸肉用的油是猪油,是把猪内脏里的油切成小块,然后入锅炼化,捞出臊子来以后的油,要大火,大油,把肉瓜溜边儿放进去,就能听到“呲喇~”的声音,倒是不用炸很久,炸到表皮有点焦黄就可以了,然后用笊篱或者钩子把肉瓜勾上来,放在面奎子里晾晾,所有的肉都炸完以后,就把肉块码到陶罐或者是小瓮里,码一层肉瓜,洒一层盐,码一层肉瓜,撒一层盐,肉码完了,一袋盐也所剩无几了,接下来把晾晾的油倒进去,倒到把所有的肉瓜都淹住为止,这样用油把空气和肉肉隔开,就做好啦。这些肉瓜可以保存很久,久到第二年八月十五,越到后面腌的约入味,也越好吃。不过我家的吃货比较多,大部分时候,端午节我们就吃完了。怎么吃呢?很多种吃法啊,最常见的是炒菜的时候,把肉拿出来,切片,肉被腌的透明了,这个时候,用筷子夹起肉肉来,都能看到光,配什么菜都好吃,尤其是蒜苗和菠菜;其次是打卤面,炒卤的时候把肉切片,然后先在锅里炼化下,把肥油炒出来,再炒菜,最后加个蛋,最后往面条上一浇,红红的、透明的肉片,碧绿的菠菜,黄黄的鸡子,看着就好吃,要是去过嶂石岩的话,嶂石岩腌肉面就是这样做的,不过对外卖的,还是比不上自己娘亲亲手做的;不过我最喜欢吃的不是这种做法,而是把肉和菠菜(老家叫青菜)包成饺子,哇卡,尤其是春天的时候,大捧大捧的青菜下来了,我娘亲会把青菜择了洗干净,然后用开水汆一下,这时候青菜就蔫儿吧了,依旧绿的诱人,然后把肉瓜剁碎,青菜剁碎,新和的面擀成面皮,包成饺子,大锅一煮,出来的饺子冒着腾腾的热气,里面的绿的菜白的肉隐约可见,而且吃起来也不腻,反而有种特殊的清香,吃的时候感觉把春天都吃到肚子里了~


    实在是太为难自己了,因为感觉自己就是流着口水把以上这段文字敲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