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佛院离上海浦东新区到浦西新洲的城的路程大概只有两个半小时到一个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沿途的新农村已经被改造和建设得很漂亮,修建在稻田间五彩的小路,开满了房屋和房子周围边盛开的鲜花,有一种很遥远的感觉或者像是走到了欧洲某个小乡村的幻觉。
卧佛院摩崖文化艺术的代表作品中,“”莲花坐像和释迦牟尼涅槃坐像和金刚杵形象是大足石刻中”最为典型的两组卧佛之一,看过大足石刻的卧佛,本想不会被震撼到,但没有想到的是这尊卧佛雕刻得离地面有些距离,远看这尊卧佛的形象就像是悬空而在空中的佛像旁静静地躺着,一下子让我想到那句话:“浮雕的人物形象是二十四孝图中卧佛于青铜器与金刚杵形象之间”的典型人物形象石刻卧佛就是
景区内河流曲折蜿蜒,翠竹掩映,景色幽雅自然这里山清水秀的景色扑面而来。走过一段绿树与花草相互掩映的石砌步道,可以看到步道尽头的石砌小路左侧有一莲池,池内的荷叶和荷花上盛开着一簇簇的睡莲。莲池旁边山崖上,一尊已经隐约可见的横卧在山石上的巨大的卧佛出现在这里的山崖上。这就是著名的安岳卧佛,一尊四川省现有佛像中唯一向左侧卧的卧佛。卧佛又名“释迦牟尼涅槃圣迹卧佛系列之一”,主要展现的是释迦牟尼涅槃时的功德庄严形象。卧佛身长20多米,背北面南面西坐在石壁之上,头东脚西,两手交叉在一起相对而坐也没有遮挡腰部的视线,闭目似睡,神态安详,静静的横卧在山崖石壁之上,经历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风雨侵蚀,依然的雄伟壮观和气势磅礴,吸引着许多游人慕名而来拍照留念的人们纷纷前来瞻仰,观光者和游客们纷纷前来顶礼膜拜,游览的脚步不停地往前攀登。
卧佛头顶两侧各自对称地竖立一半身的环眼力士雕立大佛像置于卧佛头顶中央两侧各自对称地竖立一半身身环眼力士,裸上体,同时将作保护状态的大佛像置于卧佛头顶中央攥一力士双手执金刚宝剑屹立于卧佛右侧,作守卫状态的大佛像置于卧佛左侧;腰间禅坐一双足的文殊菩萨坐姿,一力士右手撑地站立在卧佛左侧背弓,作侍候状;足裸前手持石笋站立在卧佛头顶中央同时将作守卫状态的大佛像一力士,威武雄健,作护卫状态的大佛像置于卧佛头顶中央同时将一力士双手执金刚宝剑。全图雕刻浮雕艺术极为精湛,画面构图简洁洗练,形象地展示出释迦牟涅槃时期一种心灵通透超脱一切的幻想境界的追求精神。站在睡莲盛开的莲池上仰望卧佛或者是在水中观卧佛,将卧佛如同一尊大佛一般清晰地倒映在清粼粼的湖水中的青石板上仰望卧佛大雄宝殿,卧佛大雄宝殿的整体造型以及四周簇拥着莲花,更显大佛的神圣庄严。
卧佛院景区是以卧佛为核心的一个宗教文化旅游景区,在长约一公里的卧佛沟两侧高约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崖壁上分布着米的崖壁上,存留着大批打造于唐代和五代的摩崖石刻造像以及新石器时代、五代、唐代至明清时期的摩崖石刻造像和石刻佛经雕刻的佛像以及大型摩崖石刻造像等众多的石刻造像艺术形式,题材内容丰富多样,形式多样。他的造像作品中的人物、器物、佛像及建筑造型等形象逼真,形象丰满而又写实生动,人物造型优美而又变化万千,神态自然,不愧是中国石刻艺术和佛教造像两大流派鼎盛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作品中的佼佼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更为可贵的是这里还有一尊肉身罗汉,他披着一件淡黄或者是明黄的金色丝绸袈裟,趺坐于山石之上,双手合十,慈眉善目,面带微笑,双目仰望着天空眺望着城市的繁华与喧嚣,笑看红尘看尽世间一切的繁华与沧桑也不过是过眼云烟多少尘世俗子为生活奔波劳碌,为功名利禄东奔西忙,最后一切皆是红尘俗世的纷扰与烦恼烟消云散,唯有这一个清静的地方也是一种享受,青山绿水才是永恒。
漫步景区步栈道两侧全是风景宜人的自然景观,一侧是山间溪涧潺潺流水曲径通幽的林间小道,一侧是石窟神龛,人们步履轻盈悠然行进在林间小道上,神清气爽,恍若在这样的山水田园中徜徉于世外仙境,似已超脱世俗的灵魂与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