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旅行交流>【热点】缅怀!天山处处埋忠骨——最是兵团“十三连”

【热点】缅怀!天山处处埋忠骨——最是兵团“十三连”

  • 2022-07-13 21:18:46

  •  “兵团零距离”—— 胡杨网品牌微刊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 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一》


    从十三师红星二场场部出发,往西走两公里,有个地方被当地职工称作“十三连”。


    那里密密麻麻竖立着许多块墓碑,都朝着东南方向。每一块墓碑下都长眠着一位兵团军垦战士,他们似乎仍凝视着故乡——红星二场。


    是的,“十三连”其实是一片墓地。褐色的戈壁石为这片墓地平添了几分悲壮和荒凉,似乎在暗示埋葬在这里的人们曾经走过怎样的人生。


    在离“十三连”0.5公里远的地方,就是当年红星二场第一代军垦战士住过的地窝子遗址。


    红星二场地窝子遗址。


    地窝子遗址航拍图。


    那些地窝子按照整连建制,排列得整整齐齐。它们历经了近70年的风雨洗礼,早已退出历史的舞台,成了一个个土坑。


    短短0.5公里的路,连着生与死,连着今与昔。


    “十三连”的名称和一个故事有关。


    据说,上世纪50年代,红星二场建场初期有12个连队。一名叫邢正发的连队采购员去世后被葬在了高堡。后来,邢正发的一位同乡到连队来找他,但不知他已离世。于是,连队职工便委婉地说,邢正发调到了“十三连”。没想到,这位同乡回家后给邢正发写了一封信,邮寄地址就是红星二场“十三连”。


    自那以后,人们对这个故事进行转述和演绎。最后,红星二场的职工就真的把位于高堡荒滩梁子的那片墓地叫作“十三连”。


    在兵团,几乎每个团场都有一个“十三连”。战士埋葬在这里,班长埋葬在这里,将军也埋葬在这里,这里逐渐成了团场最大的连队。有人说,你的青春埋葬在哪里,你的亲人埋葬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故乡。确实如此,兵团的“十三连”,成了兵团人最后的归宿,也是兵团精神的一种浓缩和体现。


    遗憾的是,谁是第一个被葬在那里的故人,已经无从考证。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


    人们只需记住,那里葬着的是缔造了红星二场历史的先辈们和那些有关创业的记忆、有关荣归的故事……


    如今,红星二场城镇化建设日新月异,道路宽广、楼房林立。


    当年老军垦在地窝子里的生活,现在的年轻人是难以想象的,他们只能到地窝子遗址遥想当年,发一番今昔对比的感慨。


    第一代军垦人,他们在西部边疆的生活,就始于脚下的地窝子。


    六军十六师四十七团垦荒部队住在地窝子里。


    他们在戈壁荒滩上开荒造田、挖渠引水,做出了一个又一个堪称奇迹的伟大壮举。


    在那个缺乏运输工具、机械设备、建筑物资,几乎依靠人力的时代,修挖一条渠道,引来天山雪水,其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勇敢坚毅的军垦战士克服重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


    没有卡车,他们靠人拉;没有起重机,他们靠肩扛;没有建材,他们靠自己的智慧,发明了代水泥……


    在刺骨的寒风中,在冰冷的雪水里,在如火的骄阳下……军垦战士奋力拼搏、战天斗地。在他们的努力下,红星渠挖成了,天山雪水顺渠而下,欢唱着、奔腾着,令亘古荒原焕发出勃勃生机。


    战士们平整土地拉运碱土。


    红星渠修好后,战士们引天山雪水治理盐碱地。


    随着红星二场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地窝子也完成了它的使命,渐渐被土坯房、砖房、楼房所代替。


    如今,天气晴好时,周立成、霍玉栋、徐得义……这些老军垦喜欢聚在红星二场的菜市场门口聊天。1950年3月,六军十六师四十七团全部进驻哈密,全团2407人(另有家属44人),如今只剩下26位老军垦,很多人就长眠在“十三连”。


    2013年10月16日,红星二场老军垦在万岁广场前合影。(第一排左到右:李宝山(已故)、姜书灵、侯喜春 、白步科、张存喜 、李宝珍(女)、薛元生、张镕阳;第二排左到右:周立成、秦帮柱、李奎、李安、程杰、霍玉栋、马省铃、王英成)


    红星二场第一代军垦人在西部边疆的生活,终于“十三连”。他们把工作了一生的地方选作人生的终点,只因为他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十三连”所在的高堡,被红星二场人视为“风水宝地”。


    若有老军垦去世,入殓时,家属们无一例外地都会遵照遗嘱,为其穿上军装。他们活着是军垦人,死后是军垦魂。


    随着战友的相继离去,依然健在的老军垦们心中多了几分落寞,他们时常去“十三连”读一读那些墓碑上熟悉的名字,回想一下战友们的感人故事……


    原四十七团第二任团长韩志儒上个世纪60年代随师部迁到了博乐,老人离休后在乌鲁木齐颐养天年。1995年,老人离世。去世前,他再三交代要把自己的骨灰撒在红星二场三连东四斗的土地上,那是红星二场第一犁。


    于是,韩志儒的儿女将其骨灰送回了红星二场,他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整装去开荒。


    陈光明是红星二场水电所的总配水员,也是红星渠的守渠人。他每天上班都要路过“十三连”,而那里,就葬着他的父亲陈锡亮。


    当年,陈锡亮离开老家广东省湛江市来到兵团支边,守了一辈子的红星渠。去世前,他多次要求儿女,将来把他埋在红星渠旁边。因为他已经习惯聆听渠水流淌的哗哗声。

    ……

    2000多名逝去的老军垦,有2000多个故事,我们无法一一记录下来,但我们长久地缅怀他们。


    今年101岁高龄的徐祗则曾是四十七团的副团长,于1953年调到南京军区。虽然他在红星二场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是那段岁月在老人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徐祗则、金湟子夫妇。


    2015年9月,徐祗则嘱咐儿子和孙子代表他回到红星二场,在地窝子遗址前重温父辈的创业故事,在“十三连”替他祭拜长眠于此的战友。他们临走时,还特意带走了红星二场的一包土和一束芦苇。


    从红星二场场部到高堡墓地,路两边长满了胡杨。这仿佛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老军垦战士们,扎根在这一方热土,守护着这片洒满血与汗的故乡。

    劳动的歌声满山遍野,劳动的热情高又高,生产运动猛烈地展开,困难把咱们吓不倒。没有土地,咱们开荒,没有工具自己造。劳动双手能够翻天地,戈壁滩上盖花园。

    戈壁滩上盖花园


    从地窝子到“十三连”,从重生到永生,短短一里路,他们走了一辈子,走出了一段前无古人的伟大历史,写就了一部震惊世人的辉煌篇章。

    作者:柴雪琴


    编辑 / 何长涓  责编 / 蒋龙珍  审核 / 钟新 侯万里


    猜你喜欢

    【热点】骄傲!,全在这剧里

     

    ,兵团人的“芳华”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