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当地资讯>当代行走散文家李存修

当代行走散文家李存修

  • 2022-07-13 01:23:57




  • 当代行走散文家——李存修



    dvdf

    1942年出生,山东安丘临浯石家埠村人,现居番禺。 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译协理事、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山东烟台鲁东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广州国际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曾任香港招商局集团广州国旅总经理、书记等,现任广东省旅游文化协会会长。



    作品赏析


    十年回眸岱崮情


    李存修


    十年前的那个春天,祖国北方的桃花灿烂如锦、飞香吐秀。一份“2007山东蒙阴岱崮桃花笔会”的邀请函飞落岭南广州。我虽几次到过临沂,但从未进入沂蒙山腹地。

    乘火车到了鲁西南的兖州,天色已晚,就近找旅店下榻。次日晨,赶乘早班大巴,经曲阜、泗水、平邑和蒙阴四市、县,下午到达紧偎在大山怀抱里的小镇岱崮。我感到这里似乎被外界遗忘,不用说我居住的广州,就是当地县城,也走到老远老远的前头去了。依傍大山,一条窄窄的小街,行人稀少,没几间像样的房舍。旅馆的房间里,摆着四张小床,夜起方便还要走很远的路。房舍中间的小天井里,挺立着一株孤单而高大的树木,它成了院子里唯一的风采。

    大自然的美难以阻挡,春天的脚步还是悄悄走进了群山。一夜春风吹沂蒙,千树万树桃花开。山山岭岭、高高低低、远远近近全是桃花,如彩云笼罩山野,似红霞粉饰大地,革命的艰苦的朴素的沂蒙山,俨然变成了姹紫嫣红、怡人而调情的花果山了。

    入会的90多位代表,和谐多情地融入了这无边的桃花红海洋。特别是来自白山黑水、贺兰山下及长城内外的朋友们,因季节之故,他们更是痴情放纵,三三两两“云深不知处”了。

    沂蒙桃花是会议的招牌与魅力,代表们是为桃花而来,但我移情别恋,离开群人,独走高处,醉了,痴了,迷迷糊糊,灵魂出窍,我眼前闪现的再也不是桃花,而是从红云里冒出来的一块块巨石,那一片说不清道不明的崮群。

    正当我的思绪恍惚之际,,面对随处可见的奇崮险隘,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如梦令*临沂蒙阴道中》:“临沂蒙阴新泰,路转峰回石怪,一片好风光,七十二崮堪爱。”1947年,是山东战场上解放军最艰苦的一年,在生死搏斗和辗转迁移之空隙,,不忘为沂蒙72崮留下美妙词句,可见石崮在老帅心目中的位置。

    陈老帅说沂蒙石怪,到底怪在哪里呢;72崮堪爱,它们又堪爱在何处?

    眨眼间,我的思绪又沿着自己留在地球上的脚印走向了世界,那里是狭长高耸分离两大洋的南美安第斯山,那里是北美遍布火成岩和变质岩的落基山,那里是西欧云海缠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那里是东非长年银光闪烁辉映日月的乞力马扎罗山……当然我经历了更多的高山深谷,但从未见过这种堪爱而又怪异的崮的物质形体。50多年未停步,在每一块大陆上转来转去,从来就没有这样的记忆和经历。

    说不清思绪是遗憾还是兴奋。

    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要说山水形胜,我最熟悉的莫过于那耳熟能详的中国四大地貌。第一是山崎水秀,峡谷纵横,盆岭相间,峰峦叠嶂的桂林卡斯特地貌。第二是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以及深切嶂谷,石墙,天生桥,方山和平台等造型的湖南张家界地貌。第三是崖墙峭壁,三叠崖壁和如屏如画的河北嶂石岩地貌。还有前几年刚刚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广东韶关、贵州赤水和福建泰宁等地的那些重重叠叠的红色岩层构成的中国第四地貌,我对它们太熟了,特别是丹霞山,我与管区副主任侯荣丰——原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光着脚板都爬了好多次。不能说每块石头我都有感觉,但每座山头应该对我都有记忆吧!

    这种造型地貌,在国外的资料中仍为空白;而我们原有的四大地貌,全然包含和替代不了我眼前的这些从红色的桃花帐中钻出来的一种异物,在自然界这个大家庭里,这个绿色王国中,它们该属于什么成份、何等分类和家族部落呢?造物主怎会将最后的一份绝版之物恩赐给了沂蒙山!

    伫立高地,灵魂从异地他乡又回到了脚下。我们为了浪漫和作诗进了沂蒙山。人类会作诗,大自然既然能创造人来,怎么就不能创作诗句呢?你看,那带小尾巴的小崮就是自然界长诗的逗号,又大又圆的大崮是句号,那长长一溜的长城岭是破折号,如直刺青天的锥子崮和柱子崮形似感叹号……我越想越缥缈无垠,下午,就完全从这群诗人的部落里,从蝶舞蜂旋的桃花谷里飘走了。

    典型的移情别恋。那娇滴滴、红艳艳的满山桃花对我失去了魅力,我爱上了被人们既接近又疏远的崮群。

    到底何为崮? 按当地百姓的说法就是:山之尖为峰,山之圆为峦,山之平为崮。熟悉的地方无风景。难怪人们对其没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就是因为它们之间太熟了。(未完待续)


        2017年12月发表于《南方周末》




    番禺文艺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