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价格排行>和颐酒店女生遇袭的时候,旁观者为何无动于衷!

和颐酒店女生遇袭的时候,旁观者为何无动于衷!

  • 2022-02-11 23:09:08

  • 犯罪心理学认为,大多数罪犯在实施犯罪行为前,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而是等待机会,寻找看起来最容易下手的目标。因此,独自出行的女性往往就成为犯罪分子选择的目标。和颐酒店的“弯弯”,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

    但是,女孩遇袭的地点并非封闭场所,而是在酒店走廊的公开区域。从监控录像可以看出,有一个酒店服务员发现了这个情况,但他只是劝阻两人不要太吵,尽管女孩多次向他求救,他却始终没有行动。几分钟里先后也有多名房客路过走廊,除了一位女房客觉得诡异没有离开,并最后施加援手外,其余几人对女孩的遭遇则是无动于衷。

    发动袭击的男子最后跑掉了,但这件事带给女孩的恐惧,必然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通常来说,我们会认为公共场所是比较安全的,这是由于公共场所有更多的人流。即使自己遭遇袭击,得到救助的可能性也很大。但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原因就在于“旁观者效应”。

    什么是“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最早提出是在1964年,当时美国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案件。一位名叫吉娣·格罗维斯的年轻酒吧经理,在纽约昆士镇的克尤公园,自己的单身公寓门前,被一个有犯罪前科的凶手温斯顿·莫斯雷刺死。如果只考虑凶手、被害者以及行凶的手段,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引起关注的在于,格罗维斯遇袭的时间是凌晨3点多钟,但法医的尸检报告显示格罗维斯死于凌晨4点。

    根据警方的调查,由于格罗维斯的呼救,公寓里很多窗户都亮起了灯光,不少人来到窗口查看情况,莫斯雷看到这种情况,便丢下格罗维斯往停车场的方向跑去。看到这样,围观的那些窗户不久便又熄灭了,这时莫斯雷再次回到格罗维斯身旁,她再一次呼救,灯光再一次亮起,莫斯雷再一次逃跑,灯光再一次暗下。但到了第三次,再没有公寓的住户打开灯光来看了,就在第一次袭击之后的35分钟,格罗维斯最终被莫斯雷刺死。

    这件事情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媒体的民众纷纷指责公寓里的38名目击证人,并且认为他们是现代城市人道德沦丧的代表。不过也有两位心理学家——纽约大学的约翰·巴利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比博·拉塔内,他们没有对这些证人进行道德谴责,而是想要弄清楚他们不采取救助行为的心理动机是怎么来的。

    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房间里,他们播放一段录音,录音里的男声告诉隔壁房间里的学生,自己对于大学生活很不适应,而且有时候会癫痫发作。然后,他的声音开始变得急促,并且结巴地喊道:“我的……我的老毛病又犯了。我,我快要死了……救救我……啊呀!”然后就是一阵桌椅的碰撞声,便归于安静。

    在隔壁只有一个学生在隔壁房间听录音的时候,85%的学生冲出了自己的房间,要到隔壁房间看看究竟。而如果房间里是6个学生的小组,只有31%的学生会采取行动,而且反应速度要远远慢于只有一个学生的情况。

    心理学家的结论是,旁观者越多,受害者得到救助的可能性反而越小,这就是“旁观者效应”。

    为了解释旁观者效应,心理学家提出了这样一些理论,其中比较重要的是:

    1.从众心理:在紧急情况下,人的焦虑程度上升,这时候人的潜意识就更倾向于模仿周围的人行事。如果其他人没有施救行为,那么个体也就不太可能进行施救。

    2.多数人忽略:在紧急状况下,只有明确清楚事情状况如何的个体才会采取明确的行动。但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个体就会怀疑,别人是否更了解情况?自己是不是会判断错误?如果个体对于情境的判断没有信心,那么就不太可能采取明确的行动。

    3.责任扩散:在紧急状况下,如果只有一个人有施救的能力,个体就会感觉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但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个体自然就会感觉到自己的责任减小,或者会认为其他的个体更有责任采取行动。

    我们看到监控的视频,可以对无动于衷的房客和服务员进行道德上的谴责。但真正恐怖的是,“不管闲事”是大多数人的天性,这样的事情如果再发生一次,换几个服务员以及过路的房客,未必就会有不同的结果,甚至更糟。

    有没有办法克服“旁观者效应”?

    我们都会希望自己和他人,能够多管一些闲事。但如果真正操作起来,那就意味着我们随时随刻都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以免受到从众心理、多数人忽略等心理效应的影响,这是不现实的。但有一个因素,确实能够影响旁观者是否采取行动。

    电影《老炮儿》开场的时候,一个扒手偷了路人的钱包,这时冯小刚出来,要扒手拿了钱以后,把钱包还回去。冯小刚为什么能这么说,就因为他几十年都生活在这里,知道这些扒手是什么样的人。他知道扒手不会把事情闹大,他对于情境的判断很有信心,也就不会受到多数人忽略这种心理的影响。

    而在和颐酒店这个情境中,房客们只是在酒店里暂住几天的人。对于北京这座城市、和颐这个酒店都相对陌生,再看到一个以前没见过的暴力场景,他们会觉得自己判断不清局面,施救的可能性很小。也因为如此,那位敢于出手相助的女士是真的克服了很多心理瓶颈,也值得大家的赞扬。

    但对于酒店服务员来说,这本来应该是他熟悉的一个环境。如果酒店有明确的规定,当酒店里有人遭遇侵害时,不管处于什么原因,服务人员理应上前阻止,情况或许就不会这样。不过,这就牵扯到职业培训和职业素质,比这件事情本身要复杂多了。

    在“癫痫录音”的实验中,心理学家发现如果前3分钟没有采取行动的人,在之后的时间里也不会采取任何行动。在一个紧急情况中,我们的大脑其实只用了很少的时间来判断是否采取行动,而之后的时间里,我们其实是在寻找各种理由,为自己的作为(或是不作为)解释。

    对于受害者来说,至少还有个好消息:在实验中没有行动的学生,当心理学家走进他们所在的房间时,他们也会问:“他(那个癫痫发作的同学)怎么样了?”而所有被试在听到痛苦的声音后,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约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内认为,虽然很多人没有采取行动,但他们的内心也是焦虑不安而矛盾的。如果得到适当的激发,受害者得到救助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对于酒店的服务员来说,主要的问题是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受害者除了向他求救,更应该提醒他,甚至下命令:“你是酒店的工作人员,你必须帮助我!”对于其他的房客,主要的问题则是责任分散。受害者可以明确提出要求:“那位穿黑色衣服的男士,请帮帮我!”把施救的责任明确到一个人身上,他再想拒绝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只要有一个人采取行动,其他人也就容易模仿,从众心理便被打破了。

    受到袭击时如何自我保护,这几天肯定会有很多的文章,而我只是从心理的角度,去谈怎样能让自己更有可能得到施救。上面方法的本质,是提高旁观者不救助时的焦虑水平,让他们做出不行动的决定更困难。虽然不是一定成功,但紧急情况下,谁不想提高得到救助的几率呢?

    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 龙舟